从小我给身边最亲近的人,留下的印象就是重感情,江湖气息太浓重,别人三言两语好话,就基本拿捏了,因为外人来找我办事,在我眼里基本就不叫事,或者是举手之劳,所以基本不会当个事看,但是从小到大这种事情办多了,也就没什么感觉了,经历帮忙事情多了就基本麻木了,你要说未来同样的事,不同的面孔出现还会不会帮忙,其实我依然会,有些事情基本就是性格使然,因为奶奶从小给我的教育是,把心放当中间,能帮一把就帮一把。
尤其疫情最后一年至今,这两年的人情世故感受颇深。还是奶奶从小的教育,不要给身边人找麻烦,自己能办的自己办,不能办的忍一忍挺挺就过去了。
所以从小到大,基本身边的朋友我都没麻烦过,最多的麻烦就是小时候,跟发小们在一起搬家,收拾一下屋子,这在我单位生活里,就有那么几次是这么麻烦的,其余真没有什么可麻烦身边人的。
但是这几年我的看法和感受,就有很大的不同,朋友需要互相麻烦的,互相不麻烦,永远在一起都是:“是是是,好好好,你好我也好”,在一起吃饭坐在一起,谁谁你要是有什么难处,你跟哥几个说,能帮肯定给你帮,帮不了大伙也能给你想办法,我想这两句话,从小到达不止我一个人听到过。
选择谁很清楚
你的朋友很清楚,如果他/她缺钱了该找谁借钱,如果需要出力该给谁打电话,什么时间地点集合在一起,然后来某个地方干活。
我有个从15、6岁玩到大的朋友,至今我们还是朋友,他看似身边朋友一大帮,上的是朝九晚五的班,周六日双休,平常日子过得也是潇洒的很,但是在他结婚的时候,单说出力的人算上我只有三个,如果要说一口气给他新房拼装家具,从第一天睁眼,一直到转天的凌晨4点半没拾闲的只有我一个,但是在我当时看,我这么出力,很多事情我这个朋友,其实就是拿我当了个力巴(力工)。
结婚我们三个人也是忙前忙后,结婚前后都是谢谢长谢谢短,但是结完婚后两年,对于给他出力的一点表示都没有,最近的一次微信联系,他话里话外还问我,这两年也没找他吃饭联络感情。
当时能不计成本的给他忙活,是因为朋友感情很多年,后面他不加以感谢,大可不必联系。相反在我心里,平常日子潇洒的时候,半点也没想起来我,为什么我要去联络你呢,所以很多人他想做什么事,联络什么人,大部分在他内心都有一杆秤。
正事没有,闲白儿一堆
我很少应酬,不喜欢抽烟喝酒,因为在进入职场的时候,我小时候就已经玩过了,现在职场上的很多勾心斗角,其实在我叛逆少年(15-21岁)的时代,就已经玩的烂透了,也没有什么新意。
我在17岁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正式参加工作了,所以十来年的职场生涯,积攒了一些同事,虽然现在跟他们不在一个行业,但偶尔会在某个契机里,偶然的聚聚会,我这个人性格比较直爽,任何一个人只要跟我说的认真,我都会记在心里,比如说一些正经八百的事情,又比如说,如果有什么困难的事情,可以直接联系,我就会记在心里,这就是我触底的原则。
交朋友在某一个程度上就是,我有什么事你能帮忙给办一下,你有什么需要我能为之效劳,朋友要是开店做买卖,是不是能从我身上挣到钱,而我能不能让朋友在朋友的身上,挣第一桶金。
有人有朋友的地方,那就要讲江湖交朋友的规矩,什么是交朋友的规矩,例如:“你朋友开了个手机店,你手机想贴膜,你去找你朋友了,外面的手机贴膜15元一张,而你找朋友去贴25元一张,质量要比15元一张的好,可你只盯着15元,而忽略了质量,你就觉得你朋友挣了你的钱,你就觉得他就不是很够朋友”。
以上我讲的是个真实的例子,如果有雷同那就纯属巧合了,上面那个类似故事,发生在前几年的朋友白事上,因为我一个朋友从他那里贴了两个手机膜,也没给我朋友钱,俩人在白事上见面了,聊闲天的时候在我旁边,然后就说这手机贴膜的事,B跟A说的大致意思,都是朋友,手机膜的钱就免了吧。
我这人也是个爆脾气,我直接就说:“如果真是哥们儿、兄弟的,这手机膜的钱更不能不给,自己哥们儿开店,本来做朋友的应该支持他把第一桶金赚到,这点小钱都省,这朋友交不交的也是不吃劲”。
我想表达的就是,越是朋友越不要去计较钱的得失,更何况还是小财。朋友之间能拿钱解决的事,到了成熟的年纪真的就是小事。
对你有利可图,皆是资源
我的工作不仅仅接触成人学员,还会碰到很多孩子的家长,所以很多事情看的更明白,如果你有技能,更能做的好销售,并且有一定情商,我觉得你这辈子,挣不了什么大钱,但是小康肯定是没问题。
拿我举例子,我是一名教练,很多孩子家长为了让孩子达到一定等级,例如某专项的二级、一级、健将级别,家长就不得不报课,在我这里俗称“刚需”,因为如果是休闲健身就是“非刚需”,“刚需”和“非刚需”的维护手段以及服务和给会员的情绪价值都不是很一样,咱就不一一列举了,咱只说一两样突出的事情。
在很多孩子的家长眼中,我是个训练技术非常强,也能塑造孩子的教练,所以平常家长都会说一些,恭维我的话。但是这些话,我平常都很少听,也很少会跟家长打成一片,这样的性格,也造就了我的运动队公平公正,同时对于每个孩子能一碗水端平。
而且很多家长都是因为我个人,会把孩子放在我的训练队里去,家长很认可我个人的技能训练。平常部分家长就会说些:“我们家孩子一定会跟着教练练到大”,“永远都跟着教练练下去”,像这些话我平常都听的耳朵起茧子了,但是我从来不放心上,一是我训练孩子每节课,是我单位工作职责,二是因为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所以平常这些话都不会为之所动。
在客户需要你的时候,客户会跟你说大量的甜言蜜语,但是“刚需”一过,你就是客户的过客。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