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什么年纪,都需要容错率。

Auth:大魏       Date:2023/10/2       Cat:互联日记       Word:共1910字

文章目录 「隐藏」
  1. 成长需要容错率

无论什么年纪,都需要容错率。 - 第1张图片

10月1去了趟东堤公园海边,那真是人山人海,简直人不要太多,出去玩自然心情好,回家的时候就灵光一闪,想起来工作中的某个点,所以也特别想说说。我是做体育类培训的,不管成人还是儿童,都会在我这统称为学员。所以工作日成人居多,周六日就给青少年训练居多,偶尔会在工作日的放学点,或者晚上会给孩子们上私教课做训练。

平常要是没事的时候,教练也会和身边聊的来的抽空一起训练,也许大家四点在一起训练,私教课五点才开始,人家孩子早到了,我们也不会选择立马就上课,约几点就几点。

我说的这个现象,还不是一个两个这样的家长,而是这个问题就很普遍。在运动馆里来早了,家长就恨不得让孩子多运动,或者提前的去做热身,例如跑步机多跑跑,或者走走各种有氧类器械,家长就想让孩子多动动,等到点了在开始私教课程。

有一天一个家长让孩子提前热身,离着训练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,孩子嘛天生就爱好玩,大多数不是被逼着训练,哪有天生爱吃苦训练的啊,成年人都觉得训练很辛苦,那咱就更别提孩子了。孩子就特别不想动,从我的角度看孩子,就是特别的累又想偷会懒,然后好准备应对私教课程,本来私教课程有目标性训练,和兴趣班的训练完全不一样。

但是对于这个事家长不清楚,认为孩子来训练馆就是玩来的,孩子玩和教练带着练性质完全一样,只不过一个是有人教,一个是自己来而已。

咱就暂且把运动的这些专业性抛开,单纯的只说孩子想不想运动的事,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间段里,他就是很不想动。不运动就不运动了,完全给予尊重,让他自行选择是自己玩还是愿意做点别的什么,但是不要去做那个语言攻击者。比如:“你看谁谁要比你强,谁谁都运动你在这坐着,你这孩子也就这样了,没什么出息”。

这是我常常听到的几句话,孩子但凡要是不如家长的心意,不管周围有多少人,或者孩子的感受怎么样,当时家长就开始犯病了。无论什么年纪,都需要容错率。 - 第2张图片

成长需要容错率

兴趣是培养出来的,而不是单纯的家长和家长之间,去对比自己的孩子学了多少技能,然后在高声呐喊“不能输在别人的起跑线上”,这就很像我那个年代,一到了逢年过节,然后让孩子表演个节目一样。

你没有尊重孩子,也没有给孩子另外一种选择,并且家长把一意孤行,做到了进行到底。当代的孩子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,都比较脆弱。因为现在他们的生存环境,当下有了更多的局限性。

比如小时候小区里可以爬树、带有社交名片属性的玩捉迷藏、抹黑探险、爬高层、各种疯淘,在游戏里长所谓的心眼,更多的摔摔打打能增强某一些内心上的自信,但是现在社会不同。

现在家长很少会在小区里让孩子们玩,即便有也比从前少的多,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注意安全,注意陌生人。现在的环境比我那一代更加谨慎,没有玩乐的资源。更多的现在孩子们会选择手机、平板电脑或者玩其他的电子产品比较多,这样社交属性全部都在线上,即便玩的好的同学或者小伙伴,也都是电子产品而有共同话题。

成长需要容错率,无论多大年纪的孩子或者成人都需要容错率,如果光是埋怨、贬低孩子,孩子会越来越不自信,每个孩子的成人都应该从鼓励开始,成年人更是这样。

如果孩子本来不想动,为什么不能从鼓励出发,哪怕鼓励孩子,从简单的热身三五分钟开始,这样不好吗?老话有这么一句话:“锯动就掉沫”。说的就是只要行动起来,就能看见一些东西。

容错率高的家庭,培养出来的人性格也很稳定,性格稳定就决定了未来的道路,工作、事业、感情哪一样不需要一个稳定的情绪,又哪一样不需要高情商和向上或者向下兼容的情感和口才呢?

跟容错率较高的人在一起会很舒服,有个朋友A,某一天因为一件事,因为我犯了一件小事的错误,朋友A就一直在纠缠一直在埋怨,恨不得把800年前的陈年老账,都给你翻出来。不仅仅是埋冤,一直说你不行还要好好的打击你,纠缠打击久而久之,你就会想逃离,不想在一起,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在一起,这样长久下去,要么就一直隐忍并且造就了不自信,心情还会很抑郁。

那朋友B来了,同样的一件事,朋友B先从鼓励开始,并且包容你犯错,先把你不开心的情绪,先从你的内心清理出去,并且激励你解放天性、释放自己,慢慢的培养了你的活泼、让你的性格开朗,让你慢慢自信,你觉得你会愿意跟谁在一起呢?无论孩子还是成人,都无意会选择小B。无论什么年纪,都需要容错率。 - 第3张图片

包容率这个事情很重要,无论成年人还是对孩子,都是很重要的,成人面对成年人,成年人面对孩子。都需要更多的容错略,容错率对于成人在面对婚姻里也是不可或缺的,无论生活中到了哪一步,原生态家庭容错率高的家庭,才是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。

无论什么年纪,都需要容错率。 - 第4张图片

最后还是祝自己国庆快乐,今年已经32岁了。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,最让我成长的时间,并不是18到20出头的年纪,原来最让我成长的是,30岁以前的那些各种琐碎的经验,再加上30岁以后这两年总结实践出来的真理。

评论已关闭!